有关学习的看法

  最近看了吴军老师有关教育与命运关系的博文,说实话看完以后内心不免刺痛,但是确实现实就是如此。都说人人生而平等,那只是法律意义上的,每个人出生就面临不平等,有的人努力20%就可能比有的人努力100%获得的效果大,连付出与回报都是不平等的。有时候确实令人沮丧,以至于有读书无用论出现。但是不管怎样不应该成为放弃教育和读书的理由,某种程度上教育和读书应该是每个人终生的习惯。不可过分拔高教育,也不可过分轻视教育,其实每个人的命运从出生就已经注定,教育只是加速和减速这一过程的实现。你可能觉得我有点宿命论,其实不是,我是看了了凡四训以后改变了这个看法,吴军老师的真知灼见在我看来并不圆满,当然限于我目前阅历不够,这个话题我还没法聊。我今天只想聊聊学习的一点看法,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人学习,能自我教育,我们在学校受教育时间是很短的,大部分时间得靠自己学习获得认知。
  关于学习,我们从小听过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,好像只要把时间花在读书上就行了。因此我们对学习的概念就是除了睡觉,其它时间就应该看书学习,死记硬背。可是高中这套方法下来,我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,学没学好,玩没玩好。我是到大学考研阶段开始怀疑这个认知观念并获得了好处。背英语四六级单词词汇时,是一个北大老师教给我的方法,我不再和自己作对,按照他的方法真的很轻松记住了(当然这是对比以前,其实也不轻松的,看来人有时受点挫折是好处)。不会有以前那种痛苦的经历,只求一时一劳永逸解决问题,但是往往花很大精力当时记住过后忘记了,常常导致自己很自责怎么自己这么笨。
  以上这些都是我以前学校教育时的挫败感,也不能太怪我自己和我以前的老师。当然以前的老师可能很负责,但是只会教书本知识,只是考虑自己的绩效,表面上对学生很严很好,其实不负责任。这也是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别,城里的老师不仅教知识,还教应试技能和学习方法,甚至还研究出题套路,导致城里学生在学习上在做乘法,农村学生在做加法,只能是城市和农村教育差距越来越大,现在的北大清华农村生源占比很小也就不足为怪了。
  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学习风格分类模型叫 VARK,你可以到它的官方网站测试一下自己喜欢的学习风格。VARK 把学习风格一共分成四种:视觉、听觉、读写和动手实践。如果你是视觉型的,你可能喜欢用看图片的方式学习;听觉型的可能更愿意听老师讲;读写型的人爱用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;动手实践型的人最爱做实验和演示。测试结果是学生们的确有不同的类型,还有的学生是混合型。
  以前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,比如说如果学生喜欢视觉化的教学,就专门给他视觉化的教育,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什么好效果。现在网络教育越来越普及,很多时候是学生在家里自学,课堂教学可能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。那就自学来说,跟学生喜好匹配的学习方法有没有好处呢?答案……还是没好处。看来“享受”,不等于就能学得更好。研究还发现,特别是有一些很多学生都喜欢的方法,恰恰是对谁都没好处。
  那到底有什么方法是有效的呢?心理学家几十年的研究结果,真正有效的方法对每个人都有效,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有效。
总结来说,有效的方法是这样的 ——
第一,对于一定的内容,你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,不要突击学习。这个间隔学习法的原理是人脑的“记忆曲线”。隔一段时间回想前面学过的,然后再学新的,这个方法最有利于记忆。暂时忘记是为了更好的记住。
第二,你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、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。
第三,你要经常参加测验,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。
第四,你要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。
  工作这些年,我发现身边优秀的同事学习模式基本都相识,学习不好的同学各有各的学习方法。有时候学习你得刻意练习,刻意练习同一动作,意味着你不断的在犯错,不断的在沮丧,你要不停地重复这个过程,直到真正学会为止,所以任何进步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。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先贤说应该寓教于乐。教育哲学家从来都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,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,耐力和汗水不可少。教育的目的,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!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,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,这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。
  学习是一场斗争。这个知识你不懂,这个技能你不会,这个现实你改变不了,那你怎么办?你得斗争啊!寓教于乐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。你喜欢愉快的学习过程,但你更喜欢获得真知。管用的方法不好玩,只有付出了努力和汗水,有过挣扎和斗争,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。纪录片吸引观众的唯一办法是讲故事,用讲故事取代说理,用动之以情取代晓之以理。看完故事你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,觉得很愉悦,你能记住一件新鲜事儿 —— 但这跟真正的掌握是两码事。

坚持原创技术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